這是一篇深入淺出探討傳統文化男、女孩教養的面面觀,有很精湛的描述,看看大陸對岸在為下一帶教養問題把脈,尋求解決的同時,反觀我們的社會及國家能給我們未來的主人翁一些什麼?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僅將這篇書評與各位有深知灼見的好友分享,願我們從中都受到助益。

“窮養男,富養女”,在古時被奉之為“金科玉律”,養兒育女的教條。

作為古訓的“窮養男,富養女”,聽起來似乎有一種重男輕女的味道,但作為一種性別教育模式的思考,對如今的我們仍舊有著現實的探討意義。

當前的中國青少年在社會意識形態下承擔的壓力也要比以往大得多,他們在家裏要成為父母期望的好孩子,在學校要努力爭當好學生,不少中國家長們對於子女的高期望值從幼稚園時期就開始顯現,這以後諸如上好的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直到謀求一份好的工作幾乎成為中國父母們為之奮鬥的全部意義所在,目的是讓他們的兒女將來能夠從容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

可這種目的性極強的心態與作法帶給孩子們的壓力與負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事與願違的例子在我們身邊不勝枚舉。許多的孩子不僅在成績上無法滿足父母的期望甚至在心理方面也出現危險的信號。其實青少年的身心教育才是我們當前更應該予以重視並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我們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否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我們看到不少孩子在動手能力上及吃苦耐勞方面表現很差,遇到挫折時不能及時克服繼而產生消極心理,社會交往能力不強等。一些男孩子女性化傾向嚴重,有些女孩子過分愛慕虛榮,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缺失現象應引起我們整個社會的高度關注。青少年教育特別是獨生子女教育問題已經是當前社會的一個不容回避的課題,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清醒認識並找出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绔少偉男”。女孩身嬌肉貴,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疼還來不及,怎么捨得她受苦受難?男孩是父親生命的延續,寄寓了多少希望與重托。富養女,窮養男,這句老話有它一定的道理的。特別是在舊時,由於男子是家庭的頂梁柱,他們被要求或在生活中吃苦耐勞掌握一技之長,或在學業功名上有所建樹,以期在將來起到養家糊口甚至光宗光耀祖的重任。女子相應承擔社會的責任低、壓力小,就嬌慣點養,不需要經歷磨難,以期這樣能培養出品味不凡的女性,等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找個家境富裕的丈夫,順利的從父母的呵護過渡到未來丈夫的呵護,過著吃穿不愁,相夫教子,夫貴妻榮、母以子貴的生活,如此便可安渡一生。

但時過境遷,原有的概念早已不能滿足如今社會的發展及要求了。男孩子除了要將來要承擔起更多的家庭責任外,社會責任和壓力也與日俱增。他們要面臨著學業,婚姻,工作及家庭等諸多的社會及人生課題去一一解決。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同樣面臨著種種磨難。自小,在求知求學的道路上,不會因為你是女性錄取分數線就比男性低;差一分都將面臨名落孫山的遺憾。走上社會,激烈的競爭,無情的對手,絕對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同情你,對你網開一面。

生活中的不如意,比比皆是。不平等的待遇,同樣的付出,更多的努力,卻得不到相等的回報。不經歷磨難,又如何能坦然面對。愛情不需要理由,可以是風花雪月的浪漫,但婚姻卻是一種承諾和責任,它包含著“油鹽醬醋現實,五穀雜糧需要”。沒有經歷風浪,磨練,單純,善良,不諳世事的女性又將如何能順利的從父母的呵護過渡到婚姻生活的現實和沉重。

當然,養育孩子方法方式多多,不能一概而論,也有窮養女兒,女兒巾幗不讓鬚眉的;也有富養兒子,兒子翩翩紳士的。但這個觀點所包含的哲學道理和中國人的人生經驗,富有深意。

個人以為,無論家境是否富有,無論男女,適當的經歷磨練,經歷苦難,而後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取捨,學會感激,懂得滿足,學會寬容,懂得愛也懂得放棄,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的生活;培養他們獨立,勇敢,自強不息的個性,完整的人格。同時要樹立競爭意識、拼博意識,自強意識、風險意識。

本書名借用古時被奉為“金科玉律”養兒育女的教條,並從當前社會現狀引發全新思考:男孩女孩有什麼不一樣開始,就事論事,以一個龍鳳胎的案例貫穿全書的方式,來講述為什么男孩子要窮著養,女孩子要富著養,當然這裏所指的“窮”、“富”並不是單純的物質上的,更多的是對男孩、女孩一種品質上的培養。

這種品質的培養,對於女孩來說,其實是一種教育投資,教育的富足。雖說貌由天生,但也需要後天的精心呵護,平日的精致雕琢,這顯然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除了給予較好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開闊女孩的視野與見識。富也是“豐富”的意思。懂得美,懂得欣賞,懂得辨別,也就懂得了自我保護,而不會被外界的種種所誘惑。讓自己成為見識多,獨立,有主見,明智,真正富養的女孩。對於男孩子來說,更多是一種挫折教育,男兒當自強,而沒有經歷過失敗挫折的男孩是長不大的。

當然,現在社會發展了,家庭條件逐漸都好起來了,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富養的條件,不管是男孩女孩,作為父母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苦受難,但哪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男孩女孩是否應該採取不同的養育方式?男孩該如何養成?女孩該如何養?是應該給予孩子“人家都有”的教育、最奢侈的教育,還是最適合的教育?如何才能讓孩子從自身的局限、文化的困境裏逃離,進入屬於他自己的最廣袤無垠的天地?也許真理並非絕對存在,但我們希望這些探討可以使我們離她更近一些,也希望本書能夠對讀者有所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社花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